客服电话010-56370730

北京科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电  话:010-56370730
     010-56370731
        010-56370732
传  真:010-56370730-5
E-mail:kezotest@163.com
地  址:北京市通州区环科中路17号15A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PC > 新闻中心 > 行业信息 >

热门关注:环保政绩挂钩“乌纱帽” 值得期待

热门关注:环保政绩挂钩“乌纱帽” 值得期待

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。今年1月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新《环境保护法》正式实施,成为我国推进环境治理的一大利器。新《环境保护法》在环境监管、环保执法上都有了更为严厉、明确的条款。

“兵器”在手,但也要用好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。如何能让环保法“长出牙齿”?李克强总理给出了答案:治理要抓住关键,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《环境保护法》;对工作不到位、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,渎职、失职的要依法追究。环保法的执行不是“棉花棒”,是“撒手锏”。 怎样才能让“棉花棒”变成“撒手锏”?环保执法难,很大程度上是有行政干预的存在,这个难题如何才能破解?本期“读者参议”对该话题进行热议。

——编者

如何让“棉花棒”变成“撒手锏”  

如何让环保执法的“棉花棒”成为“撒手锏”?这需要解决四个问题,需要搬走四块绊脚石。

第一块绊脚石:一些地方政府权力无边。违法企业的存在,非法排污的嚣张,固然和环保部门自身执法不够严厉、甚至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。但是,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就是地方政府对于环保执法的干预。在一些地方政府看来,他们能左右一切。一些违法企业,环保部门也想查处,可是领导安排秘书打一个电话,就不能查处了。一些污染项目,环保部门也不想给予环保审批,可是领导召开一个协调会就不能说“不”了。这需要约束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的权力。

第二块绊脚石:招商引资功大于天。这些违法企业的被放行,是地方领导的安排,这是权力无边的见证。但是,地方领导为何放行违法企业?其实还源于考核的粗暴问题,经济考核的一切“向钱看”,造就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于天的错误认知。企业多了,钱就多了,钱多了,官就大了的“升迁路线”,造就了对招商引资的错误认知。经济考核不能再看财政收入了,而是要看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否“清清白白”。

第三块绊脚石:环保标准停滞不前。我们往往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,一些污染企业被民众举报,环保部门也查处了,结果按照目前的管理标准来衡量并无问题。一边是百姓感到污染了,一边是标准还合格,这是很尴尬的。这说明环保标准需要提升了。应该依据目前环境形势,制定新标准。

第四块绊脚石:执法追责成为摆设。我们很重视环保执法,但是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。而当一个个问题企业经过媒体曝光轰然倒地的时候,负有监管责任的环保工作人员却毫发无损,让人不解。假如,当污染企业的“合法环保审批手续”办理者,同时也能被追责,甚至是丢了乌纱帽,谁还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

让“棉花棒”变“撒手锏”,要搬走以上四块绊脚石。

环保执法须硬起来  

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说,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,环保不守法是常态,今后要把这个常态翻过来,让守法成为常态。这种不回避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,也让人看到了希望。不过,让环保执法硬起来说易行难,解决起来并不轻松。虽然新《环境保护法》赋予了执法部门更大的权力,对违法行为也作出了更为严厉的处罚,但若像之前一样不能把“狠招”用在实处,那么再严厉的手段也只能成为摆设。

生态环境日益恶化,跟环境执法的失之过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在一些地方,环境执法者反倒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者,甚至将污染企业视为“衣食父母”。就拿企业违法排污来说,关停企业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“狠招”早有法律授权,可很多地方选择了罚款了事,企业交完罚款继续排污,以至于有的企业把缴纳环保罚款列入年度预算。有的地方的环保部门不仅不去执法,反而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“保护伞”“说客”,在上级检查时,主动通风报信、打掩护。人们记忆犹新的“红豆局长”,当井水变成“红水”了,作为环保局长,他对查找污染问题无动于衷,反而信口开河:红小豆煮出的水也是红色,这个红色的水有污染吗?

环保执法属于法治的范畴,必须以“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”作为前提。依法治国首要任务是依法执政,建立“法治政府”,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。比如对于环境执法者来说,他们最大履职依据是“法定原则”,而非“行政指示”或“长官意志”。当行政意志与法定原则相背离时,就必须“以法律为准绳”。比如对于违法甚至犯罪的污染行为,就必须依法进行打击而不受外界干扰。

环保绩效要与“乌纱帽”挂钩

企业的排污,往往是在当地政府的默认或者纵容下进行的。治理污染企业,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根本就难以解决问题。按照法律规定,环保部门的硬手腕除了罚款,还可以向违法企业下发限期治理通知书,前提是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。一些地方长官只看GDP,根本舍不得把污染大户(也是纳税大户)停下来。

呼吁把环保与官员的帽子挂钩由来已久,因为大家普遍感到地方官员对环保缺少动力,一者环保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;二者强化环保执法,直接影响到地方的GDP等诸多利益,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执行环保政策和开展环保执法不力的局面,甚至直接干扰地方环保执法,包庇纵容企业排污。

把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之中,使官员的乌纱帽和蓝天青山绿水“挂钩”。抓住权力构架中的关键少数才能够更好地将管理的压力传递到末端。如,对地方的污染防治边检查边考核,检查考核范围包括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、污染物排放、重污染天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以及群众投诉案件办理情况等,任何治理不力、执法不严的,随时都有考核的压力绷着,逼着地方官员主动作为。目前来看,环保与“乌纱帽”挂钩还仅仅是在局部地方试点,还没有成为新常态下事关官员升迁、调任的重要因素。其实,这最厉害的一招,也许是环保法执行中最成问题的一环。